| | |
精选文章

忙着处理自己过去的父母是否有时间去处理孩子的恐惧?

2018-12-20 作者:Thomas Huebl

1

让孩子成为孩子

每个出生的孩子都有他存在的权利。生而为人在人生当中存在,并且成为空间,也就是“成为”或者说超越时间的“存在”。那么同样的,在“存在”当中就有“成为”出现。


在教育的过程中,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有一种智慧想要通过自身而表达出来,每个人都有一种至关重要的智慧。这是我们人生的使命,我们人生当中一些深层的意义也因此而来。


在每个家庭系统当中,如果允许每个孩子去“存在”,生命就会成为他自身那样。但是我们许多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习到了,我们要牺牲掉“存在”的权利,做“应该”去做的事情。一旦如此,我们就会在我们的家庭体系中接过一些不属于我们的角色:有的人不得不成为掌管整个家族的管理者,或者成为家庭里的和事佬,或者在情绪上面支持别人的人……


我们牺牲了自己做一个孩子的权利,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做了那些我们父母做不到的事情。我认为我们需要让这件事情停止下来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应该做的内在部分的学习,就能够终止这种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恶性循环



2

忙着处理自己过去的父母

是否有时间去处理孩子的恐惧

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每个个体,当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,他们会跟父母呆在一起,如果外在世界特别吸引人的时候他们会出去探索,但是看到某些人很害怕又会返回父母这里,一旦不再害怕又会出去,就像小动物一样。


一个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,如果他的父母足够成熟,而且也是随时可以在他们身边接触他们的,那么有父母身边的陪伴,会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。


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,他自己的神经系统控制不了恐惧,这是成长的必然。父母必须要保护孩子,这样才能保证健康的生命从一代传到下一代。


当孩子因为很害怕而跑到母亲那里时,母亲不在场或者忙着处理自己的创伤,父亲也一样。孩子必须要独自面对,但对孩子来说,这种情况是需要和父母共同面对解决的。如果家长没有履行职责,孩子会把“存在”换成“应该做”。那么当孩子不能和父母一起调节恐惧的时候,孩子自己就抱着巨大恐惧开始收缩。


我们的父母大多数没有时间或者忙着处理自己的过去,所以他们也没有时间去处理孩子的恐惧。但是我们需要我们的父母给我们打造一个非常强壮的树干——帮助“我们”扎根于“我们”自己当中,感受自己的情绪,要知道情绪是世界各种关系的联结网。


当孩子恐惧的时候,如果父母不能给到他们合适安全感,那么父母就开始要管理处理好自己的恐惧,我认为很多人在这块是有混淆的。作为成年人,我们说恐惧会障碍我们,我认为并不如此,事实上是我们阻碍了恐惧。


如果一个开放性的家庭体系的能量值是100%,那么父母双方都受到创伤的话,他们不会有足够的动力,这会导致传导系统中的能量值变低,比如只有60%。这时他们的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就会感觉到匮乏,可能是情感上的匮乏,或者说是物质上的匮乏,或者身体的匮乏,总是感觉不够充裕。如果生活在这个地球的上的人,有很多认为自己很匮乏,那么积少成多,会有相当大数量的人认为,我们的星球资源不够多,我们对生活的这个世界感觉到巨大压力。


如果这样状态触动了你,你问怎么样去解决?那么回答就是回到道当中。第一个我看到的信号其实就是恐惧本身,当真的想放下的时候,我会害怕,我拥有得不够多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抓住一些东西。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,而是因为最开始我就不想感受到那种创伤所带来的恐惧。



3

帮助孩子孩子去调节恐惧

其实一个小孩子神经系统是没有能力去自动调节恐惧的,因为他太小了。当孩子们很害怕的时候,要么跑回到父母那里,要么像小宝宝一样被人抱在怀中。如果有一个敞开的能量场和很好的神经系统的话,孩子就和家长一起共同调节恐惧,让我们过度激发的神经系统能够放松下来。那么这种时候“激发”便会转化为能量,而“放松”是就是一种内在空间。


每个孩子都有“存在”的权力,有权力做一个小孩。而那个片刻孩子所感受到的紧张压力,能让他的神经系统从被激活的状态进入到了放松状态,所以这就回归到了“存在”。


这就是“存在”和“应该做”有关的方面,如果孩子确实感觉到恐惧害怕的时候,没有人可以给他这种调节或者说放松空间,那么他就会持续生活在慢性压力和收缩的状态中,要知道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,我们只知道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调节。而那些不舒服的部分,通常就会麻木到我们去感受不到它们。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所感受到的压力好大,好紧张,其实30年前就有了。这就好象是你在开车的时候遇到了红灯,仪器表上显示的速度非常快,但实际上在遇到红灯的时候,速度正常不应该是3000,而是800,要低得多。如果不这样的话,我们就没有能力进入到那个状态去消化,让我们身体能够恢复。而正是需要恢复,我们才能够重新对生活有所行动。


一旦孩子放松了,父母对他而言就不再那么有兴趣了。那么他们这个时候就不想坐在父母的大腿上,因为相比起来,外面的世界吸引大很多。由于浓重的好奇心,可能他们会跑到森林去玩耍等等。最终孩子会上大学,会工作,会组建家庭,活动半径会越来越大。一如我们所说过的——把线穿过针眼,交织到世界当中,再将其带回针眼,智慧就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中升起。

阅读更多精彩文章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