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密关系中的阴影语言
“当你刚认识某个人时,TA只是轻掠过水面;彼此熟悉之后,对方就开始浸入水面之下,并慢慢下沉。你们彼此愈亲近,对方就潜得愈深。而潜得愈深的人,就愈能透过外在的面具而发现真正的你。”
我以为我懂你,也渴求你明白我。
Episode 1
“你又怎么了?”
“没怎么啊。”
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时常会经历这样的场景。
问话者时常很疑惑,TA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,为什么老是猜不透对方的心思?
而回答者则会很失望或是很恼怒,为什么对方不经思考就脱口而出这么一句问话呢?
其实亲密关系中的本质是:我们要去倾听真实的自我,并一次又一次地去了解真实的伴侣。我们与自己的精神实践建立关系,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都会以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伴侣。我们不会让伴侣成为习惯的一部分,而是每天都刷新对伴侣的认知。
在相处中,每时每刻的高度临在是维护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,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感到关系没有被束缚,而是安住于此时此刻,实现与关系联结的幸福感。
Episode 2
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怎么越来越少了?”
“我只是想一个人静静。”
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写过一段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: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自由故,二者皆可抛。”
纵观历史,可发现人们在生命中大都有两个基本的驱动力:其一,有一个驱动力是成为(becoming),去追求、发展自由,成为自由的人;其二,是归属(belonging),实现自我与外界的归属与联结,致力于在社会生活和关系中找到归属感。这两股力量都需要被理解和尊重。
在一个长期关系中,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与伴侣的归属、成为(点击阅读相关文章)和生活节奏可能是同步的,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感到生活的纯粹和连续。
但有时两个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阶段,这就会导致俩人愈加感到在关系中的困难和不同频。
当处于不同的阶段时,是需要双方都在场,运用共情力去相互理解的时刻。也许伴侣和我们当下的需求有冲突,但是只有在场解决问题和相互尊重,才可以帮助我们弥合这些冲突与矛盾。
每个人的归属与成为都有自己的节奏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痛点。但是情感成熟意味着我们与伴侣可以进行协商与调整,去实现关系的同频与共同的成长。
Episode 3
“男人负责赚钱养家,女人负责貌美如花。”
“?”
世俗生活中,我们很多时候会有一把性别衡量的标尺:
-
男人就该背负养家糊口的全部责任,有泪也不轻弹;女人就该承担传宗接代、相夫教子的义务;
-
男人就该有车有房,才能得到进入婚姻的通行证;女人就该贤良淑德、恪守本份;
-
男人的收入就该高于伴侣,否则男性权威就会受到挑战;
-
…
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原有生活方式被科技变革大大影响的时代,其中包括我们对生存和安全的需求的改变,我们对性别偏见的改变。生活仿佛突然有了个我们此前不曾有过的新动力——那是进化的智慧。
进化的智慧对我们的生活方式、对待性别的态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性别表达上去寻找一个新的联结,使它不再因循长久以来的固有模式,使它同样可以展示出:女性的发言权正在社会文化中显现得越来越有力度,并且它也可以给男权社会带来许多改变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们的需求不断改变的世界中,于是我们看到在性别理解上很多刻板印象的变化。并且有了技术和科学的助益,多种选择正在以不同形式开放。
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去决定如何生活,如何处理我们的亲密关系:例如借用科学的帮助来提高生育能力。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家庭的生育模式,也使得对生活和性别的理解更加多元。这正是科技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开辟更多途径的彰显。
我们当下也有强大的女性运动:在世界许多地方,女性的声音正在变得强大。这不仅是一个女性逐渐获得话语权的时刻,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对商业、政治和生活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。
性别不是一个既定的模式,它是一种探索的递进(点击阅读相关文章《性别是一条连续的光谱》)。因为我们需要时间,去关注人们关于性别流动性的新表达和新方式。这提醒我们:不要停留在旧有模式中,而是投入精力去发现新的模式,去与他人联结。即使有时候在我们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,我们会遇到一些人的表达是与我们迥异的,但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探索的精神和十足的好奇心去发现。
生活在根据我们的时代而变化,这就是刻板印象(这一经常被用来使生活变得容易的东西)不再起作用的原因。生活希望我们通过彼此的关系与联结,去更多地了解自己和生活,以及丰富我们对性别和性的理解和体验。
这要求我们需要拥有成熟的情感处理能力,来容纳亲密关系中出现的波动。亲密关系中的联结,对于双方之间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。并且,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学会去面对自己身体里的阴影,遇到事情时需得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去处理,而不是仅仅以退行或伤害对方的方式作为回应。
Episode 4
“你变了,你不再爱我了”
“……”
在亲密关系中,当两个人相遇、坠入爱河的那一刻,其实所有的信息就已经在那里了。
但是因为当时我们并没有完全的临在,我们没有花时间去了解真实的自我和真正的对方,我们喜欢的也许只是在对方身上找到的正面投射。因为在所有关系中,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于在自己的面前,投射一张舒适区的“地毯”,我们就期望别人都在这张“地毯上”行走。
一旦对方的表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,我们可能就会说:
“我对你这个人好失望啊!”
“你变了,你不再爱我了。”
但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,一切就已经显而易见了。只是我们在当时没有足够的临在,去感受自己和对方,所以错失了很多真实的信息。
也许,内在的修习能够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内心,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去强求别人必须得满足自己的期望,我们也将会感受到更多的自由。
当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自由时,我们就会把所谓的失望内化,不再为外境所困。
当我们超越了单一的、被外境所控的欢欣或失望,也许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。